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單位:霍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07003720號 網站標識碼:141082000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霍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
發布機構: | 霍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索 引 號: | |
標 題: | 霍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霍州市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 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 | 成文日期: | 2024-08-23 |
文 號: | 霍政辦發〔2024〕30號 | 發布日期: | 2024-08-30 |
主題分類: | 文化、廣電、新聞出版 | 主 題 詞: |
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有關單位:
現將《霍州市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
霍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8月23日
?
(此件公開發布)
?
霍州市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
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
?
為全面貫徹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于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精神,加快構建現代化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根據《山西省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實施方案》《山西省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指南(試行)》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新時期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優質供給,創新實施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惠民工程,探索廣播電視公共服務實踐新模式,深入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智慧化、均等化,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二、基本情況
全市現有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數字化覆蓋系統,配置地面數字電視發射機2臺,分別為DS-24頻道、DS-33頻道;配置中央無線覆蓋廣播發射機1臺,轉播中國之聲。本地節目地面數字電視系統配置地面數字發射機1臺,為DS-8頻道,對外呼號為霍州廣播電視臺綜合頻道;配置調頻廣播發射機1臺,為FM107MHZ頻率,對外呼號為霍州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目前,全市廣播電視無線信號已實現全覆蓋,但無數字電視前端、雙線網,有線電視網絡基礎薄弱,移動愛家用戶僅1萬戶。
三、基本原則
以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加快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的創新應用,豐富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標準體系智慧化應用場景,優化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全面加強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惠民工程建設,提升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水平。
四、工作目標
建立健全基層公共服務標準規范,推進基層服務機構標準化管理,努力做到服務標準化、標準定額化、定額預算化,確保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內容無缺項、人群全覆蓋、標準不攀高、財力有保障、服務可持續。力爭到2027年,全市廣播和電視覆蓋率和服務率達到90%以上,公共服務數字化、高清化、智慧化水平大幅提高,真正讓人民群眾在聽好、看好、用好廣播電視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得到切實滿足,全力推進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建設向新的臺階邁進。
五、主要任務
(一)加快智慧廣電項目建設。對廣電編輯系統、播出系統進行更新改造升級,力爭2025年,電視節目信號播出達到高清和4K要求;加快有線電視網絡和互聯互通建設,深入推進光纖寬帶接入,提升有線電視網絡對寬帶業務、數據業務、信息服務、高清超高清視頻的承載能力;推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廣電網絡的融合應用,提升有線電視網絡智慧化水平和服務能力;持續推進智能終端產品升級換代,積極開展數字家庭建設,推進高清交互數字智能終端產品升級,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監管,創新廣播電視智慧化監測監管手段,提升智慧村務綜合服務體系功能,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獲得智能化視聽信息服務需求。(責任單位:市紀委監委、市委政法委、市融媒體中心、市公安局、市工科局、市發改局、市文旅局、市行政審批局等單位及各鄉鎮、街道)
(二)推進應急廣播體系建設。統籌有線、無線、新媒體覆蓋網絡資源,打造應急廣播融合媒體傳播網絡,實現應急廣播全媒體分發、多終端顯示。加快推進三教鄉19個行政村、陶唐峪鄉16個行政村的應急廣播安裝工作,建好重點行業監管部門和重點企業二級應急廣播平臺,實現平時服務與戰時應急相結合,無縫對接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等預警信息發布平臺,力爭到2026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應急廣播系統工程。深度對接5G智慧電臺應急廣播場景應用功能,提升全市應急廣播系統智能化水平。(責任單位:市融媒體中心、市公安局、市工科局、市氣象局、市生態環境分局、市水利局、市應急局、市自然資源局、市發改局、市市場監管局等單位及各鄉鎮、街道)
(三)構建基層公共服務網絡。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建設、統一管理要求,積極開展服務網點建設,建立健全直接面向群眾的公共服務網絡,依托鄉鎮文化站、鄉鎮便民服務中心等,組建霍州市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承載全市綜合性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提供應急廣播、雙向有線電視網絡、地面無線數字電視等運行管護,推廣智慧廣電產品和廣電5G相關服務,加強服務網點運行管理和能力建設,強化科技支撐,逐步形成廣播電視公共服務有機構管理、有網點支撐、有專人負責的長效工作機制。到2025年底,基本建成“1個服務中心+12個鄉鎮(街道)廣電公共服務站+152個行政村(社區)廣電公共服務點”的市鄉村一體化廣電公共服務網絡。開設全市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直撥電話“一號通”和網絡服務“平臺通”,做到線上線下無縫銜接,以最便捷的方式滿足群眾服務需求。(責任單位:市融媒體中心、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及各鄉鎮、街道)
(四)提升廣播電視公益效能。加強特殊群體廣播電視公共服務保障,積極落實政府購買有線電視服務保障特殊群體收視權益政策,探索將有線電視收視運維費納入基本公共服務清單。完善惠民服務制度,加大針對特殊群體的廣播電視節目內容供給,加強涉農、未成年人品牌欄目建設,支持、鼓勵社會慈善公益機構、企業和個人參與社會困難群體保障。創新防返貧、擁軍、優撫等舉措,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為全市特困供養人員、低保戶、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殘疾軍人以及榮立二等功以上現役軍人、重點工程建筑工地人員、應急值守人員等人群提供減免的廣播電視基本服務,提升廣播電視在民生、公益事業領域的社會效能。(責任單位:市融媒體中心、市民政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住建局、市殘聯等單位及各鄉鎮、街道)
(五)優化公共服務內容供給。拓展宣傳陣地,推進宣傳創新,做優做精做強對農節目、政務節目、民生信息節目、法制節目等精品本地節目,打造更加立體化、更具影響力的“2+8+N”傳播體系。拓寬移動端傳播渠道,充分利用新興媒體技術,創新內容產品形態,創作一批視頻音頻精品作品,增強用戶體驗,拓展新媒體APP向政務建設、農村電商、商超銷售等多領域延伸覆蓋,一站式滿足用戶學習、生活需要,進一步提高廣電公共服務水平。(責任單位: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融媒體中心、市司法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市住建局、市應急局等單位及各鄉鎮、街道)
(六)建立財政保障長效機制。將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建設及運維等服務費用納入年度預算,有效保障試點建設及后期運維工作。規范資金使用管理,明確資金的使用范圍、支出標準和審批流程。建立績效評估機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資金分配和使用策略,提高資金的效益,確保資金使用的安全、規范和高效。(責任單位:市融媒體中心、市財政局等單位)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霍州市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附件1),全面統籌協調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開試點工作推進會,及時研究解決工作落實中的難點、堵點,各成員單位要強化認識,積極配合,明確工作目標和責任分工,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
(二)完善要素支撐。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和社會資本對試點建設的支持,發揮財政資金導向作用,切實提高資金使用績效。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深入挖掘政策潛力,持續提升運用政策謀劃和推動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切實把政策機遇、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發展勢能,努力推動標準化試點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廣電惠民成效。
(三)做好總結推廣。及時總結試點建設各個階段的成功做法,展現我市特色,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成果,建立一套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信息技術進步相適應、與新時期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相結合的廣播電視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
主辦單位: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人民政府 ? 版權所有 2018
承辦單位:霍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晉ICP備07003720號 網站標識碼:1410820001
涉密文件嚴禁上網
霍州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提示:使用大于1366*768分辨率/IE10.0或以上瀏覽器可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